业戏讲述的是自己和詹姆斯学长的故事,但是他选择的角色却是一男一女。比如欧儿在表演课和试镜时,反复被提及的女性化气质。第一季也同样涉及到了这个问题,比如欧儿在镜子前尝试穿红色内衣的情节,但他最后选择放弃,跳出了男女这样的分化,顺从了自己的性别。而第二季完完全全的将同性与异性对应起来,欧儿的人设变成了刻板的女性形象,隐忍,妥协,忍让,原谅……似乎如果他站在和德一样的位置,描写两个男生的爱情会引发什么不适一样。而德的形象则变成了充满缺点的刻板印象中的男性。这里已经不再是同性之爱,而是利用同性形象去表演刻板的异性爱情。导演并没有真正去考虑‘ho-o’的问题,他的视角也恰好是异性恋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猎奇’视角。比如我们会好奇同性之中1或者0的角色分配,默认1应该是丈夫角色,要承担起照顾家庭和妻子的责任。如果两个同性恋走在一起,我们会默认看起来没有攻击性,长相温柔的是妻子的角色。
至于德最后爱上jai和女搭档这种行为。他似乎是爱着能代言‘梦想’这个词的人,但更准确来讲,他爱的是能代言他自己‘梦想’这个词的人。欧儿难道没有梦想吗?全剧通过德的视角来描写两个人的故事,一直在强化他身上‘三分钟热度’这个标签,导致欧儿看起来做事情不够坚定,也没有梦想。但他并没有再次转专业,一个最不能坚持的人坚持了下来,这还不够励志吗?为什么德看不到呢?因为欧儿在他眼里并不能代言他的梦想。我想德自己也说不清楚他的梦想究竟是什么,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永无岛’。他见一个爱一个,是爱上了一个人身上某一点接近他想象中永无岛的部分,就像是集邮一样,不停的积攒着那些部分去尝试接近永无岛。就算他最后重新和欧儿在一起,并不是认清楚了永无岛的不存在,而是看到了欧儿身上有永无岛的部分。
导演试图复制第一季的成功,比如加入了类似扶桑花的意象,但是我看完全剧也没搞明白他到底想用玫瑰还是向日葵,好像什么都可以,又好像哪个都不行。原本以为出现两次的向日葵代表着一段旅程的结束,新的的开始,但又有舞台上的玫瑰,欧儿的玫瑰红头发月亮对应着夕阳,可是普吉岛的夕阳是一种烂漫的祝福,在第一季泰妃rea的时候说过同性会利用自然来证明他们的爱情而月亮在全剧里并没有任何突出烂漫或者阴暗的部分,好像只是在剧名里短暂的出现了一下,用来吐槽德的变心:我承诺你个球。唯一有亮点的同名剧中剧本来可以制作成一个假如他们在一起会拥有什么样的未来,可以参考菲律宾的<电影爱情故事>的结局,反差造成的遗憾最让人难以释怀结果只是一个为了引出德出轨的引子。能让相爱的两个人分开的现实因素很多,并不只有出轨一个,社会的眼光,职场的歧视,父母的好意,朋友的劝阻,在一起的原因总是很简单,而分开的原因千变万化。在德身上却只有出轨这一条。那他真的成长了吗?把成长当成故事宗旨,最后两个主角却用退缩来诠释,故事的核心不牢靠,塌方也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发的罗伯特爱情三角,德和欧儿曾经也是完美爱情,在第一季结尾有亲密,激情与承诺,按照理论,完美的爱情三角应该是牢固的,但他们两个最终还是渐行渐远,导演苦口婆心告诉我们,这个三角理论就是骗人的玄学。正如第一季告诉我们,学习不可以不好,高考不能不认真那样。第二季告诉我们不要相信任何爱情公式,人是会变化的。
至于‘梦想和爱情可以兼得吗?’这个问题,我觉得答案是可以的。因为德能有爱情,本身就是在做梦了。认真来讲,这是两个不同维度的事情,除非你的爱情建立在梦想上,比如第五集刚开始经纪人要删掉欧儿的痕迹,那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的梦想暂时是不能容下爱情的我并不认为这样是对的,但并不代表你以后梦想都和爱情抵触。用兼得这个词,仿佛爱情是鱼,梦想是熊掌,只能选择一个。但爱情和梦想更像是熊掌和手机,你不会因为吃了熊掌就不玩儿手机,反之亦然。
最后夸一下剧里的优点。编剧没有把视角放在父母反对上,我看了很开心,看了很多父母反对声嘶力竭的电视剧,导致好像只要出柜就一定面临父母的威胁,家庭无休止的争吵。诚然,这种事情一直存在,但是能给父母一些正面的温暖的形象更有利于我们学会如果未来遇到这种事情要如何做,或者给同性一些信心,不是每对父母都会反对,世界上也会有温柔的父母去理解你,请你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信任他们试试吧。其次就是欧儿转专业这件事情,我个人刚开始是不太明白这样设计的用意的,但是当我重温第一季的时候,欧儿在台前表演,德在幕后跟随表演,他们本身在小时候就对应了一个台前,一个幕后。那欧儿长大了改行去做幕后,德站在台前,互换位置,对应小时候那一幕也很好。不是只有同时站在台前才是男主角和男主角,当我们看第一集他们在祠堂表演的时候,也可以说他们是男主角和男主角。最后是德和欧儿浴室那一幕,德说会有很多人也喜欢这样的你,瞬间击中了我的心。他们两个都是温柔敏感的人,能互相支持真是